对于GPS差分定位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切入,首先要通过定位系统进行验证和比较,由于它的民用工程当中的可行性至关重要,所以要先进行可行性和可靠性的分析,对于差分定位的算法一定是系统性的,同时从商业角度来说还要对差分定位的可行性优势进行论证,保证期可以顺利的在相应的领域发挥作用。
![GPS差分定位1.png GPS差分定位1.png]()
1、GPS双模差分定位系统的原理
目前,国内外利用导航卫星进行列车定位主要集中在GPS差分方面,由于GPS现处于建设阶段,北斗与GPS的双模组合定位仍于起步阶段。应从星座设计、坐标系统、定位精度等方面入手,系统地研究GPS双模组合定位的优点和难点,深入发展GPS双模定位的关键技术。系统地分析影响组合定位结果的各种要素,从理论上对各种误差源进行分析,GPS组合定位的实现和工程应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策略。
2、载波整周模糊度
差分定位系统在初始化阶段和解算阶段的数学模型很重要,通过载波观测量和码观测量的组合,建立定位系统初始化数学模型。分析各种载波整周模糊度确定的算法和小二乘算法,针对GPS双模组合定位时载波波长不同的问题,结合成功率、计算量、可靠性等性能特点,选择适用于本课题的载波整周模糊度确定的算法;同时根据列车定位过程中基线长度确定的情况,提高整周模糊度确定算法的可靠性和列车定位精度。
此外还有进行现场试验与结果分析,通过GPS差分定位双模接收机在具体某条铁路线上某区间上进行的性能测试来验证GPS双模差分定位系统的可用性,利用GPS进行组合定位是可行的,与此同时一定要注意对于GPS差分定位进行独立性的比对,对于定位精度要求是长期跟踪而不可点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