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GPS定位大家都不陌生,目前来说很多领域都会用到这种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后,这种定位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不过单GPS系统定位在精度上依然会存在较大的误差,为了缩小这个误差的范围,则可以采用GPS差分定位技术,这种技术原理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取基站和GPS定位之间的数据,从而缩小了定位差,那么差分定位的种类有哪些呢?
![2022-12-10_172244.jpg 2022-12-10_172244.jpg]()
一、位置差分原理
根据基准站发送信息的方式,可以把差分定位原理分为三个种类,其中一种就是位置差分原理,而且这是比较简单的一种,不管是采用哪种GPS接收机,只要经过改组之后就可以实现这种差分系统。当然,这种差分定位存在一定的距离限制,一般来说用户和基准站的距离不能超过100km,如果距离太远的话,那么准确度就会降低。
二、伪距差分原理
从几种GPS差分定位系统来看,伪距差分系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因为它的整体定位精度更高,可以达到米级别,而且在灵活性方面也比较好,总体成本并不会太高。它主要是根据基准站的已知坐标和卫星坐标来进行计算,从而得出较为准确的距离,将数据完成修正之后,即可快速的传输到用户的手中。
![2022-12-10_172232.jpg 2022-12-10_172232.jpg]()
三、载波相位差分原理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种差分原理更为科学,实用性也更高,一般人们把它称之为RTK技术,可以对两个观测站同时进行测量,而且测量的数据是实时的,具有相当高的时效性,正是因为如此,这种技术一般应用在动态领域,而且它能够定位的精度相当高,只要技术健全,可以达到厘米级别的定位。
以上就是关于三种GPS差分定位的介绍,从基本的工作原理方面来看,这三种差分定位都是相同的,不过在发送改正数的具体内容方面,以及定位精度方面有较大的差异。